一、生活习俗 (一)服饰。木里藏族服饰丰富多彩,美观大方,并随地区的不同略有差异。但大多喜欢色彩鲜艳的服装,尤喜白、大红、蔚蓝、粉红、桃红、桔黄等颜色的衬衫。 男子服饰 男子留长发并编成若干小辫,下端合并成一根粗辫,用象牙或牛骨圈子套上,拖于脑后,称“纳饶”。也有不留长发而剃成光头的。较富者戴用盒丝锻、金丝带和银丝缎做装饰,以皮毛作料,并有图案的“次仁夏木”(金边帽)。有的则戴“甲哈狐窝”(博士呢帽)、狐皮藏帽。贫者戴金狗皮帽或野猫皮帽,也有打光头的。男子上装穿短衫,以白色布或绸料为多,多数高领,袖子长,右边开襟扣纽绊,并用金银丝布滚衣边。外罩圆领宽袖“曲巴”(或称“曲沃”),“曲巴”以棉布、麻布、毛布、皮板、绸缎为主要原料,左襟大、右襟小,一般在右腋下钉一个纽扣,有的用红、绿、蓝、血青等色布做两条宽4公分,长20公分的飘带,穿时结上,就不用扣子了,男藏袍底边多加装饰,缀以氆氇、豹皮、虎皮、水獭皮等。穿藏袍时,将衣领顶在头上,把腰部提起,腰间系上红色毛布带子(僧人系黄色腰带),一般夏天或劳动时穿左袖,右臂袒露,右袖拖在背后或搭在右肩上;也可左右袖均不穿,两袖柬在腰间。但冬天一般两袖均穿上。男子藏袍的前摆要求平直,后摆讲究折纹。至于前摆在什么位置,还有等级之分。有钱有势的贵族,有高深文化教养的人,他们的下摆一般长过膝盖,而一些贵族的护兵,表示骁勇力壮的人,他们的下摆在膝盖之上,收得较短;-般的人,他们的下摆与膝盖平。腰际右侧缀挂一把吊刀(银制或铜制刀鞘),上面雕有龙、花、动物等图案。富有的男子腰间还柬一条缀以30颗银花并用4根银链串连的银钱包。左肩背挂金制或银制“嗄宝”(佛像盒)。男子下装宽肥。脚穿“支康宝”、“甲秧”或“秧”。“支康宝”靴做工精巧考究,喜庆节日才穿用。靴底用牛皮制作,用皮线密密缝钉,厚达寸余;靴帮色彩斑谰,分别用红、黄、绿、蓝等多种颜色的丝线绣花边和花瓣,并用黑氆氇呢做靴腰,长腰与靴面间,用红绿毛呢相接,靴腰上端靠腿肚部位,剪开一条约十公分的口子,便于穿着和提携。穿靴时,将裤肿扎入靴口一同用精制靴带在膝关节下方扎紧。解放前,“支康宝”靴富贵人家才有。民间较为普遍的是“甲秧”靴,也是以牛皮作底,靴底钉鞋钉;靴帮用三层氆氇粘制或用马鹿或麂皮缝制而成,后帮开五寸剪口,口边分别用染红羊皮加固,便于提携,靴后跟和靴尖缝上黑色牛皮,靴面用染黑牛皮拉条及金丝镶边,使之美观。“甲秧”鞋的特点是鞋尖朝上耸起,宛如本船的前端(狗鼻),穿上威武大方。“秧”靴属一般的鞋。靴底以牛皮包起来缝制而成,底层步,靴帮用牛皮或毛布,不加装饰,轻便,适宜于天气暖和的季节穿。 女子服饰 木里藏族妇女有的地方留长发,加青、红头绳编成两条长辫盘于头顶。在发辫上插上宝石、珊瑚、琉璃珠或密蜡石等饰物的“巴珠”。水洛、东朗、麦日等地部分藏族妇女和未婚女子头发则编成百根小发辫,每根小辫之间用线连成网状的两块,覆盖于头顶左右两侧,披于脑后。头顶中部两侧各挂一个较大的黄色“比石”(密蜡珠),前额两侧各吊一颗较大的咀银皮包着的绿松石珠子,两鬓拖有两根小发辫,辫端各挂一十银制“纳采”(耳环),脖子上戴镶有三颗较大的金或银花的“轿巴嗄””(项链)和各色珠子串成的较短的“八嗄”以及数串长短不一的“冲旺”(珠子),朐前挂一个银翻的精巧圆形或莲花瓣型的“嗄乌”(佛像盒)。双手带象牙或银制手镯和嵌有绿松石的铱制戒指。 藏族女子服装随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区而有所区别。有“纳竹”,“盖礼”(无袖藏袍)、“夺显”、“空”(长裙和衬衫等)。女子上装穿短衫,用印花绸布作衬衫,右边开襟扣纽畔并用金银丝布滚衣边。穿“盖扎”时,里穿衬衫多翻领,袖子砖,长出部份平时卷起,跳舞时放下,以增姿色。女子藏袍“夺显”,制作讲究,用紫色毛布、卡叽布或黑色、青色布料为主要原料,高领、宽大。领子和袖子滚有红、黑、绿、紫等布边。下摆滚有5寸左右的滚边;后腰多绉褶,后背系腰带处缝有三根不同颜色的横条。后肩至两袖臂膀处用三寸宽的红绸布作底。再以黄、白、黑、绿、蓝绸料制作成三角形状重叠压缝,以色布滚边。似一条彩虹横挂臂肩处,肩至中袖处接宽约4寸左右的红或蓝色绸布绕一圈,下摆到脚背。腰束红色毛布带子,佩挂用银制的桃形圆盘,连接成三角形坠子,下吊银串铃(卡壶八壶),用银链悬挂于右腿到膝盖部位。或以3寸宽、2尺长的麻布作垫层再加红布镶面,嵌十多颗螺片竖挂前腿右侧。腰部带子上加系两块较大的方形多图案银质的“恰典”或在五寸宽的布带上嵌有30多颗白海螺片的“古热”,腰酥右侧挂一把精制小刀,脚穿“支康宝”(藏靴)。 “盖礼”以绸布作料,后腰无绉褶,左襟大,右襟小,长到脚背,色彩鲜艳,腰束红、血青、绿色等绸缎或平布的腰带,适宜夏秋穿。 “空”为女式有袖藏袍,类似“夺显”,只是下摆无龟布装饰,滚以红色布压边。一般以青、黑、绿等布作料,制作不如“夺显”考究。 女子无论穿何种类型的长袍,均在腰前系一块图案美丽、颜色鲜艳、用氆氇制成的“帮艘”(围裙)。 有的她方妇女下着白色褶长裙,裙长及地,用棉布或麻布制成。上着红灯蕊绒或白布作料,衣领滚有金、银丝布边的衬衫。衣裙相连处柬红色毛布或红、绿丝绸腰带。腰带上挂有精制小吊刀和绣花烟荷包,留满发,加红头绳或各色丝线混合编成的发圈。发圈上穿洞嵌上约20个银元,另加四串彩色小珠绕于头额。双耳垂刺孔带银制耳环,双手戴手镯、戒指,颈上戴各色珠子穿成的项链。 有的牧区妇女和高寒地区的妇女着灯蕊绒或毛布上衣,下穿用细羊毛或绒牦牛毛织成的毛料制作的“甲利”(长裙),腰罩“帮典”,脚穿毛织成的“秧”,既暖和又轻便。解放后,随着藏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有许多人穿贵重华丽藏装,外加名贵装饰,穿在身上的价值可达万元,最少的也值两三千元人民币。 (二)住宅。木里藏族住宅根据环境和居住地域的不同,其建筑形式略有不同,大致可分为: 碉房在接近稻城县、理塘县的东朗、麦日、博窝、水洛等地藏族住房比较集中,均为“棒康”(碉房),用块石作墙,墙厚4-5市尺,可当碉堡防御和打仗。木头作柱,柱子密集,约四平方米便有一柱,富有人家第二层有40根、45根柱头不等。一般人家也有20-25根柱子,最少的也有16根以上的柱子。柱子上方用方木铺排作檩.楼层铺装木板,柱子之间用装板间隔,房屋高大雄伟,坚固美观,艺木水平高超。房屋普遍分为三层,下层关牲畜。中层住人,设有仓库、伙房、房间,可容纳百人以上集会和跳舞。室内铺有地板,设火塘。火塘呈长方形,火塘内安置铁三脚,煮茶、做饭均在火塘之内。火塘上方墙壁正中用石膏、石灰泥塑有象征神的鱼、鸟、兽、花、海螺等的“藏巴纳”,高一尺五左右,供放香火炉、供神物品。进屋面向火塘,火塘左边为女子和主人座位,右边为男子座位,来客在右边就座。火塘周围为全家活动中心,白天做饭、吃饭、议事、接待客人,夜晚则供住宿,卧时须头向火塘。上层多为土掌,用于打晒场。富有人家,在上层设置雕梁画柱的经堂。窗户多朝向阳处开,每两根柱头之间开一窗子,窗子为黑色梯形条窗,小而牢固,有挡风御寒和防止偷盗之利。楼层之间用木板作楼梯或咀独木梯扶梯上下。这种房屋,碰头、房梁、装饰绘画,十分华美。房顶上插一根木杆,顶端装有三角铁又,称“克涨”,木杆上悬挂印有藏经文的红、黄、白三色布幡(称“店”),用以驱鬼避邪,每年过年时要换一次杆。土掌上设有“塔松”(烧香台),每日清早都要以松针加少许糌粑、清水或酒烧香。吹海螺三声,虬求种灵保佑。 土掌房 木里藏族的一般建筑,结构简单,土石为墙,架木于上,覆以泥土。房顶用泥土打实抹平,在木支架上搭檩子,盖以房板,压石其上。内屋住人,外院围圈牲口。 木缧子房 房屋为木结构,墙壁用圆木扣榫重叠垛成,以牛屎或粘土勾缝,搭房檩,用木板子盖顶,四角竖圆柱,中央立一大方柱。屋内没火塘。中支铁三脚架,后方置神龛,周围用柴块做墙,内圈关牛、羊。这类房屋既防地震,又冬暖夏凉。 帐篷 解放前牧区普遍用牦牛毛帐篷做住房,用牛毛纺制,做成粗毛布,缝成长方形的帐幕,当中支撑木杆,外面用毛绳拉开钉在四周地上,一方开门。进门中央,支石为灶。这种帐篷,虽然简单,但牛绒捻纺质地粗厚,不怕风雨大雪,也便于牧民随时搬迁,逐水草而居,解放后,牧区建造了冬夏定居点。定居点多为木结构木缧子房,房顶盖木板,压石其上,外围木栅,圈牛犊、羊子,形式与农区相似。 (三)饮食。藏族的饮食习惯,既带有浓厚的游牧生活特色,又具有农业民族的一般特征。因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 主食 藏族通常一日三餐,以玉米、青稞、小麦、大麦、荞子为主要食粮。早餐多为糌耙、酥油条(无酥油时,用动物油加大麻子、核桃仁捣烂代替),午餐从简,晚餐较丰盛。除每餐必喝酥油茶外,常食“塔撒”(烙饼)、“卡烙”(软锅盔)“打果洛”(窝窝头)、“习洛”(用麦面捏成疙瘩,放入沸水中煮熟、沥水、加入酥油、奶渣、大蒜、香樟子和食盐等调料拌匀而成)、包子、包谷蒸饭等。雅砻江、理曲(木里河)、纳曲(冲天河)流域产稻地方,还食大米饭。除上述外,有一种叫“切”或“布巴”的主食,将玉米或小麦粒掺少许水在臼中用杵捣碎,去掉麸皮,合上四季豆、牛肉和骨头,再加少许薄荷香料在锅里炖熟,然后盛在碗里喝,其味清香甘黄。吃饭时,全家人在火塘周围盘脚而坐,用木盘盛饭,数人一盘,菜一人一份,汤一人一碗,由家庭主妇分给,边吃边添。 无论牧区或农区的藏民,糌粑是不可少的主要贪物,糌耙的制作方法是,将青稞、大麦、或玉米、豌豆晒干炒熟,磨成细面过筛即成。藏族吃糌耙,大都把糌粑面放在碗里,加点酥油茶,用手指不断搅匀,食时用手不断在碗里搅捏成团,送嘴而食;或者把糌粑和酥油拌匀后紧按碗中,斟少量荼,喝完茶后,用舌舔食,舔完一层后,又斟茶喝,舔之,如是往复。糌粑中加放干奶酪,更加喷香适口。糌粑营养丰富,携带方便,出门只要怀揣木碗,腰束“糌古”(糌耙口袋),有水就行,用不着生火做饭。 肉食 木里藏族不吃马、骡、驴、狗、水牛肉和鱼肉。解放后移风易俗,现除东朗、麦日等部分地方的藏族老人仍保持不食鱼外,多数地方有了吃鱼的习惯。藏族主要肉食为猪、牛、羊肉和禽蛋,尤喜吃用牛肉和麂子、岩羊、鹿、獐子等野生动物生肉剁成的“吓达”(肉羹)。藏族吃肉喜带骨烧汤,不爱煎炒。也有吃“手抓肉”的习惯。 猪肉有多种吃法,一种是做“砸杠”(猪膘),其做法是;将猪用开水退毛,封其腹,取出内脏,剔去骨头,割去瘦肉,去其头脚,在猪腹内撒上食盐、花椒、香樟籽等调料,用麻线缝起来,晾干即成。猪膘肉一般可存放数年不坏,而且肉嫩眯香,为一般腊肉所不及。食用时,根据人数多少,切适量一圈,煮熟后一人一块分食。二是将猪肉脆制腊肉。藏族喜食猪香肠、血肠、猪肘子、猪腿干、猪肋千,尤喜食灌猪肺、灌猪肝。灌猪肺时,先将辣椒面、大蒜泥、香樟子、食盐等调料加温水搅匀后过滤,做成汤料,再用空竹管将洗净后的猪肚口与猪肺管连接扎紧,用猪肚将汤灌入猪肺内,待猪肺胀满后用麻线扎其口,放入锅中,稍煮即可分食,其味麻、辣、香十分可口。有的地方则灌葬面汤。猪肝也用同样方式灌汤,但调料为“脚都水”(用奶碴水熬制而成)加芜荽,煮熟即可分食,味酸。木里藏族喜欢吃风干牛羊肉。做风干牛羊肉一般在每年11月底,把牛羊肉切成条,或整腿挂在阴凉处,让其冷冻风干,既去水分,又保持鲜味。到了第二年三月以后烤食或生食,味道鲜美非常。 藏族尤其喜欢吃“吓达”。做“吓达”时,先将獐子、牦牛肉或麂子、马鹿、岩羊等动物的肉制成乱刀肉,加海椒面、大蒜、香樟子、食盐等调料,再加冷开水、在盆中搅 匀,制成生肉汤分食。“吓达”的原料獐子肉居首位,其余为次,“吓达”营养丰富。 饮料 藏族的饮料有酥油茶、青稞酒和奶。当地藏民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喝酥油茶。酥油茶的做法是将“甲”(金尖茶)抓一小撮于“甲布”(土制陶罐)里,煮沸熬成浓汁,用“甲擦”(竹漏斗)滤入1个长约l公尺、直径10余公分的木制“甲董”(茶桶)里,放入酥油、盐,用力上下搅动,使酥油、茶水、盐水乳交融,再倒进茶壶,便成了酥油茶。喝茶时先敬锅庄,然后盛入碗中喝。酥油茶营养丰富,有提神醒脑、解除疲倦、生津止渴、御寒之作用,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上乘饮料’,也是款待客人的通常饮料。客人喝酥油茶时,至少要喝三碗,每喝一碗,碗中留少许,边喝边加,不能喝尽,假如你不想喝了,应把茶渣倒了,这才符合藏族的习惯和礼貌。 青稞酒也是藏族群众男女老少很喜欢的饮料,是喜庆节日必备和待客之饮料。木里藏族称青稞酒为“穹”或“炊”,也有人称“梭里玛”(黄酒)。其制作方式是,先将青稞(大麦也可)炒熟(有的则不炒)洗净后煮熟,待温度下降冷却,加上酒粬,用大锅或木桶装好封闭,让其发酵,两三天后拌合盛入陶坛,坛口用炭灰泥密封,存放时间越久越好。一般一个月左右即可打开,倒入清水,半个钟头后用“穹咂”(竹管或细软胶管)抽于壶或盆中,便是青稞酒。度数约15-20度,分头遭、二道、三遭酒。喝酒时先在香炉里烧上柏香,滴少许酒于柏香上敬祖先和菩萨,再敬锅庄后盛在碗中喝。到藏族家中作客,习惯请你喝酒是倒满杯,你先喝一口,添上再喝一口,再添上,一直要喝三口,最后满杯喝干,以后能喝的自由喝。还有一种用青稞或大麦等纯粮酿制的“阿纳”亦称“儿基”(白酒),其做法大致相同,但不倒水或只挤头道黄酒后,将酒糟例入“布牢”(铜制或陶制甑子)加水,里安一土罐或开口壶,再用一口铁或铜制炒锅封盖,盛上水,升火后,掌握水温,时时换水。这样,经过蒸馏的白酒就制作出来了,度数一般在20-30度左右.“阿纳”是自饮和待客的好饮料。 藏区牛羊多,奶制品也多。酥油、酸奶子是藏族最喜爱的食物之一。酥油的提炼方法是将牦牛或黄牛奶汁稍为加温,例入打酥油的“雪董”(木桶)里,再用一把下端有车轮式圆盘的木棒在桶内上下搅动,来回数百次,搅到油水分离,上面便浮上一层淡黄色的脂肪汁,把它捞起来,放入清水里,然后用手捏出奶汁,冷却便成酥油。如今牧民普遍用牛奶分离器。酥油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主要是打酥油茶喝,也有放在糌耙里调和着吃; 逢年过节,藏民油炸“卡赛”(点心)也用酥油;还用酥油加蜂蜜、白酒煮沸而成的“穹滇”和酥油加蜂蜜熬成的“莫姑”或“麻克”款待贵宾;姑娘们还用酥油擦面,擦头发,对于滋润和保护皮肤有独特作用;酥油还是产妇、老人、儿童的重要补品。 酸奶子,也是主要饮料之一。挤出来的牛奶倒入坛中加盖,放至几天,就是酸奶子。酸奶子有两种:一种是没有提炼过酥油的奶,也可做成“热堤”(奶酪);另一种是已经提炼过酥油的脱脂乳,也可熬制成“堤”(奶豆花或奶渣)。木里藏民的点心主要有糟粑、奶渣、奶酪、“卡赛”等。清晨饮酥油茶多以糌粑为点心,将糌粑用小调羹舀一匙到嘴里,再喝一口酥油茶。奶渣、奶酪均可佐荣,大人们常把奶渣给小孩当零食。“卡赛”是用白面、米饭、炒熟了的小麦籽、大麻籽、仙木籽等经过加工,再以酥油煎制而成。其种类很多,有耳朵状的“苦过”,有长条形的“那夏”,有麻花似的“木东”,有圆盘状的“布鲁”,还有勺子形的“宾多”等,是连年过节、款待贵宾的主要点心,味道香酥可口,有的藏民还用麻糖(饴糖)做点心。 居住在高寒地区的藏民缺乏水果,温带地区居住的藏民栽种果树,有核桃、梨、李子、桃、板粟、柑桔等。苹果是1965年开始引进木里的。藏民把梨、柑桔(绉皮柑)、苹果放在鲜松毛中储存,可保存到第二年三四月份。逢年过节,招待贵宾时将梨、核桃、苹果盛于盘中,摆在桌上,供人享用。 (四)蔬菜。藏民的蔬菜有采集和种植两类。主要采集野菜和菌类,春夏可采“典”(春尖菜)“阿钩”(蕨菜)、“阿吉”(薄荷叶)、“门斗”(薇菜)、“轴轧”(蒲公英)、“扫”(苦菜)、“启罗”(山油菜)、“哈角”(水葱莱)、“古色”(山韭菜)、“惹菊”或“次块”(羊角菜)、“扎洛”(麻芋子)等;秋季可采“启卡泽”(石花莱)。采集的野菜可煮吃,也可打海椒蘸水,也可晒干储藏,供秋、冬季食用。采集苗类主要有“杉”或“百项”(松茸)、“合项”(马鹿菌)和木耳、青杠苗、白丰菌、熊掌菌、刷把菌、羊肚苗、莽巴菌、地蘑菇、包谷菌等十几种,晒干后冬季食用。民主改革前,主要用于自食和送人。现在除自食外,多数在市场上出售。 、 藏民过去种菜不多,多在雨季来临时才种植,夏秋两季多吃青菜、白菜、四季豆、南瓜、韭菜等。春冬两季主要吃洋芋、萝卜、元根、干菜和酸菜。矮山河谷地带还种植海椒,大蒜、喜做海椒汤和大蒜汤。 (五)生产生活用具。生产工具,民主改革前,木垦藏族的农具比较落后,尽管已经使用铁器,但本农具仍占有重要地位。 木犁 藏族称“谢”(二牛抬杠犁),其中犁铧称“铜苏”,犁板称“谢辛”,架于两牛之间的架担称“娘西”。“希希”(方形木耙),它是在一个长方形木柄上,安一个尖状木榔头,土地经翻过后以此耙打碎,仍用二牛抬扛或一条牛挽拉。“降钩”(木制尖嘴锄),用青杠木制成,供播种和采集之用。 “葵高”(三角形木制木块),中间穿一小洞,然后接以长柄,用于泡麦水之用。还有“甲撤”(薅锄)、“撒饶”(镰刀)、“陶窝”(绳索)、“苏”(大、小竹背兜,背肥料用)、“坚洛”(竹编大簸箕):“惹更”(打场用的连盖)、“打耳”(斧头)、“指”(长腰刀)、“撒钩”,(弯刀)、改土用的木刮板等。木匠工具有“索衣”(锯子)、“木轮”(各种刨子)、“土瓦”(铁铘头)、“撒典”(各种凿子)、“提给”(墨线盒)、“秋”(尺子)等。民主改革后,多数木农具巳不使用,普遍使用铁制农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的地方已有了打谷机、脱粒机、碾米机、拖拉机。 生活用具木里藏民的生活用具,木器有:木桶、木盆、木碗、木盘、木盒、马鞍等。还有金银皿、铜器皿、铁器、陶器、竹器、毛织品等。 二、婚姻习俗 (一)婚姻形式。木里藏族大部分是一夫一妻制。民主改革前有些地方保留着原始群婚的残余,其表现在一妻多夫、一夫多妻和不定配偶。一妻多夫的家庭,多数是同胞兄弟共妻,一夫多妻的家庭,多数是同胞姐妹共夫。解放前这样的家庭是为减轻乌拉差役,避免多支差。也有人家是为了使财产不致分散。 通婚界线,姨表兄弟姊妹之间不能通婚,但姑表兄弟姊妹之间可以通婚。可以迎娶,也可以入赘(俗称当锅庄)。藏族封建统治阶级实行等级内婚制,严禁其子女与劳动人民子女通婚。农奴间通婚须经农奴主认可,但需交纳赎身费,服一定期限劳役,僧人严禁娶妻。 藏族家庭系父权制,父亲支配经济收入、家庭生活、儿女婚配。父亲年迈或去世由长子继任家长,财产也由长子继承。一妻多夫(同胞兄弟共妻)的家庭,家庭生活和夫妻生活由妻子主持,财产由长兄支配,所生子女兄弟共有。女子即便招赘也由男子支配和继承财产,女子从属男子。夫妻离异或再娶,再嫁和私生子,一般不受社会歧视。 民主改革前,婚姻实行包办,“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此种婚姻与汉族无异,凭媒妁之言、遵父母或亲属中的长辈之命。有的还有指腹联姻、娶童养媳和新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 从订亲到结婚,要履行比较复杂的礼仪。 首先,要由男家的父母看妥后,请一个媒人带上茶和酒等礼物,去探女家父母的口气,如女家父母不答应就作罢,如女家父母有意,即将客人带来的酒倒上,先祭锅庄,然后在场者分饮。第二次,便由男方的父母或长辈亲自去女家问信,这次去要带l罐白酒、(约4斤)、l罐黄酒、1根“哈达”、1两银子(或3个银元)。如女家父母同意婚事就接受全部礼物,并将黄酒打开,先祭锅庄,然后大家共饮,这就表示订婚;如不同意婚事,则只收白酒。第三次,男家的父母要带上1罐黄疆(20斤以上)、l罐白酒(10斤以上)、猪膘肉、酥油、鸡蛋、牛羊肉、大米或麦面(约30斤),l件土布、l两银子和1根哈达去女家,商量迎亲日期,同时款待女方全家及亲属 ;有的地方则请同村每家1个当家人到场),结婚日子大体商定后(具体时间要请喇嘛打卦确定),由女家送给男家父亲1只羊腿、l罐酒。男家父亲返回后,要请喇嘛或“翰归”(巫师)打卦。先算舅女双方的属相是否合得(猪、牛、羊合,鼠、龙、猴合,虎、马、狗合,鸡、牛、蛇合),再算迎亲日期。时间确定后,由男家通知女家,双方开始作准备。 接送亲,按择定的日子,男家要派1名与新娘属相合的年轻女子,牵上几匹马带1罐黄酒和少量白酒,还要带上新娘穿的l套新衣裙。女家要请同村的人和亲朋喝喜酒。到迎亲的早上,新娘要穿上男家带来的新衣裙,骑上马,由接亲女子牵马,由父母和舅舅或哥哥(也是男家请的正客)送亲并陪同,同时带上l罐黄酒(约30斤)、l罐白酒(约40斤),还有酥油、鸡蛋、哈遮驮于马背,本村每户拿1小罐黄酒在村头欢送新娘,向新娘和接送亲的入敬酒,并送给接亲人猪头、猪肋等物(数量多少不等)。送亲的人若在途中遇见过路人要敬1杯酒,过路人用手指蘸酒弹向天空3次,然后将酒一饮而尽,以表祝贺。途中若遇到背水或背柴火的视为十分吉利,应下马向过路者献哈达和酒。 迎亲,当新娘快到男家时,男家要派人到村外迎接,同村的男女老少也到村外迎接并带上黄酒向新娘和接送亲的人敬酒。新娘和接、送亲的人一踏进男方家门,男方家的人手持香火炉,点上柏香,并吹海螺迎至家中在“卡垫”上就坐。在新娘和送亲人员面前的藏桌上放上“卡赛”(点心)果品、奶渣、糌粑盒(内盛糌粑)、银碗,在一盘小麦粒或大麦粒上放一杯酒(此酒有敬神之意不能喝)。主人家请“穹玛”(斟酒的少妇或少女)斟酒,再由男方的父亲端上酒碗,一步一鞠躬,共行三步三鞠躬将酒碗进至新娘和送亲人各自手里,每个客人喝一口,再由斟酒人添,连喝三口,再添满以表敬意。稍后,再端上酥油条喝3碗,再由斟酒人继续斟酒,然后主人家给客人上饭菜。饭毕,有的地方则开始举行婚礼,但有的地方则由新娘家带来的黄酒用酥油、鸡蛋混合熬制成的“穹滇”和白酒招待男家同村的村民(每家必来一人)和男家亲属,请他们今后对新娘多加关照之意,然后才举行婚礼。 婚礼上,新郎面对新娘和送亲人而坐,然后点上酥油灯和柏香、烧松毛、吹海螺,请喇嘛或“翰归”念经祝福,有夫妻和睦,白头偕老,生死与共之意。念经时不断往火塘上和新娘头上撒糌粑,并给新郎新娘系上吉祥带和“哈达”。念经完毕,举行男家亲属和同村人“献哈达”(送礼之意)仪式。在这个仪式上,男家要请一位能言会道的司仪致“当谐”(祝福词)。然后男方亲属和同村的人向新郎、新娘献哈达和礼品、礼钱,每送一份礼司仪要说唱一遍,将礼品放在新郎新娘面前的盘子里。送礼毕再在火塘上烧松毛,酒少许酒和撒少量糌粑,由喇嘛念经。这时,新郎的母亲要穿上新衣裙,端上“达者”有的称“达那”,在小圆木桶里装上大麦、青稞、稻谷,上面插上一根木棍,木棍头上系有红、黄、绿、蓝等彩色绸条和啥达的吉祥物,在前面引路,由一人端上烧有柏香的火炉,随后,另一人端上盛有亲属蔑同村人献给新郎新娘的暗达、礼品、礼钱(3天后才能打开数数)的盘子,再由一人吹海螺,依次排定,然后由5男5女一字形排开唱婚礼歌。这一行人边唱边走,绕男女柱3圈后进入“吉”(储藏室)齐声高呼“喀叶喀叶雍喀耶”,(有财富涌来这里之意)后,新郎的母亲就在储存室给每人敬一碗最好的白酒或头道“穹”(黄酒),婚礼完毕。男家以酒菜饭招待喇嘛、亲属和同村人,走时送给每人1个麦面烙饼和1块肉以及水果等作为回礼。晚上全村青年男女甚至外村人要来新郎家跳锅庄舞,通宵达旦,以示庆贺,新郎家以丰富的“穹”招待。 第二天起,新郎村上的亲属和村上的人要请新娘和送亲人吃饭,并送猪膘肉、猪腿、猪肋、羊腿、1块米饭糕或l块麦糕团(将冼净后的小麦煮熟后蒸,然后在木日里用木杵 春细成糕泥,捏成塔形,再涂以酥油而成),或者一个大烙饼。新郎家要送猪膘、牛腱、羊腿、米饭团糕、麦糕、仙米糕和酥油、哈达、礼钱等加同村人送的礼驮在马上送行。 新娘和送亲人返回时,新郎全村人也要送行,把新娘扶上马后由新郎牵马,一直送至新娘家里。 一些地方,有结婚后不落夫家的习惯。结婚后,新娘同送亲人一起返回娘家,住一段时间,男家又派人接回,在男家住一段时间又返回娘家,如此多次往返(有的达数年之久)直到女方怀孕,再由丈夫接回长住。一些地方如果是娶媳,由男家送给女家l头母黄牛,逢九的那一天由女家派人到男家牵回;若是招赘,便是由女家送给具家l匹马。 有的地方普遍流行“招锅庄”(招婿上门)的婚姻方式,但不分什么民族均可当锅庄。 有的地方男女结婚还有送彩礼的习俗。订婚后,男家要给女家12两银子的彩礼(男到女家上门给18两)。结婚时新郎要亲自迎娶新娘去男家时骑马,脚不落地,若遇道路难行,还要人背。新郎和接亲人到达女家时新娘的女朋友要向他们泼水,直到给泼水的人送了礼物后,方能罢休。新娘到达男家后,男家要请正客12人(男女两家的舅舅、哥哥、叔叔、娘娘等8人,其他亲戚4入),外加媒人共13人,正客先就坐,其他人再坐。 (二)生育。解放前,藏族妇女肩负着生产劳动、家务、生儿育女的重任,且地位十分低下。宗教势力和歧视妇女的思想,使怀孕妇女得不到休息和保护。有的妇女即将临盆也要为农奴主背夫。宁朗乡有个名叫孟了五斤的女农奴临产时,还被农奴主强迫背夫,在海拔4500米越的宁朗山上生下孩子,婴儿当即天亡,但农奴主仍强迫她继续背夫,只得含泪将孩子的尸体掩埋后,仍背着沉重背子继续往前走。妇女生小孩不能在家中生,而是在畜圈生,往往患上多种疾病。 水洛乡的南满、都鲁、东拉、四翁、平翁等藏族地方有举行叫“巴典”(怀孕礼仪)的习俗。同结婚时一样隆重。当女子第一胎怀孕五、六个月后,男家请喇嘛打卦,择定吉祥日子,以农历月份下旬双日为宜。男家母亲带上黄酒、白酒到女方家告知孕礼日子,怀孕妇女回娘家等侯。孕礼这天,同结婚时一样,仍有接送亲和同村人欢送,到达男家时仍以结婚时的礼仪接待。举行仪式时同样请喇嘛念经,请人说“当谐”(祝福词)和男家亲戚同村人献哈达、送礼钱、跳锅庄、男家同村人宴请怀孕妇女送亲人并送礼物。同结婚不同的是娘家需送怀孕妇女春、夏、秋、冬四套藏袍和银首饰一套(一般从头到腰部装饰)还需要送腰带、藏靴、邦典、藏毯和生产工具、一对大小碗以及一头牛和两只羊,还划一块土地(限于本村)给男家。若是招赘便由男家以同样方式送衣物,划土地,并送一匹马和一套加氆氇卡垫的马鞍鞯。此后夫妻关系就稳固下来。女子不落夫家转变为固定住男家,也不要娘家财产,但逢年过节可以回娘家。 有的地方怀孕妇女临盆时回娘家,一般由母亲接生,有的则由婆母接生。 产妇生下小孩后,及时给她一碗黄酒,让她休息。家里人就在藏桌上摆上水果、“卡赛”,盛一碗酒,铺上卡垫,烧松毛并撒糌粑和酒,吹起海螺,意为欢迎小生命降生,祝他吉祥如意,长命百岁。同时在自家门口堆一小堆柴木灰,烧杨花叶(杜鹃叶)撒少许糌粑,再放一个白石子(意男孩),或一块木炭(意为女孩),以清除污秽,预祝健康。也有暗示过路人我家生小孩了,请勿进门,以免给孩子带来邪气之意。过路人见门口烧有杨花叶,也自觉不进门了。若客人在产妇家中巧遇生小孩了,就不能离开,产妇家以酒、菜饭盛情款待,客人是男为干爹,是女为干妈。干爹或干妈要给婴儿送礼,并每年要送一套衣服,孩子家逢年过节也要请干爹干妈做客。 产妇的食品是鸡蛋、鸡、酥油、黄酒、白酒、猪膘、带骨牛肉等营养物品和羊肉汤。不吃青菜、白菜、海椒等。每天都得喝一碗蜂蜜加酥油制成的“麻克”(有的叫麻姑)汤 或猪油熬制的油汤。产妇一天要吃四五顿。 孩子出生第二天,亲属们带来哈达、酥油、黄酒,大米等礼物来看望婴儿和产妇,说些吉祥的祝福话,主人盛情款待,说是新生婴儿带来的礼物,请客人们尽情吃喝。7天后,同村的亲属请产妇做客,以营养最丰富的食物款待,每家必做一碗“麻克”给产妇喝,产妇喝不完可带回家中。 孩子长到l岁要剃头,同村人每家都要派人把孩子背到自家玩一阵,摆上水果,盛l碗饭,割1块猪膘给他吃,然后背回孩子家中,有的还送1个碗,小孩长到男9岁、女13岁时,举行男孩穿裤、女孩穿裙礼,让其脚踏猪膘和粮食口袋,将新裤或新裙往堂屋柱头(男子在男柱,女子在女柱)上贴一下,由长者祝福孩子长命百岁,健康成长,然后穿裤或裙,裤子由脚往上穿,裙子由头向下穿。穿裤裙礼表示该家又有一个成年人了。 三、藏族名字 藏族习惯上有名无姓。但据藏文史书记载,过去藏族是有姓氏的,古代曾有18姓,少数现仍保留有姓氏。自佛教兴起后,农牧区不注重姓氏,只由父母背上孩子,带上哈达和礼品,请活佛、喇嘛或有威望的长辈给婴儿取一个吉祥的名称作为名字。活佛或喇嘛取名时,总要取一些与佛教相关的名字,如扎西(吉祥)、次仁(长寿)、德吉(幸福)、平措(圆满)、达吉(繁荣、发达)、甲央(妙音)、多吉(金刚)、格利(善、吉祥),拉姆(仙女)、卓玛(救度母),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名字一般用两字或四字,如“单增”、“尼玛”、“次仁”、“达娃”或“多吉才让”、“单增曲扎”、“苏朗翁丁”、“呷绒翁丁”等。 木里藏族许多地方,在名字前面冠以房名,如“降·次旦珠”、“打索·苏朗次尔”“阿达-鲁绒平措”、“力碧·次仁苏朗”、“仲后吉麦”、“仲顾·呷绒”等,前面为房名后面则为名字,而贵族前面冠阻庄园名,后面则为名字,现在有的杂居地方,因藏汉联姻或受汉族姓名的影响,出现汉族姓,藏族名的名字,如刘卓玛、杨旦珠、马仁青等。有的地方也有仿照汉族立姓的。如他的宗族名叫“卓仓”(麦子家),意为“麦家”,就用麦字近似汉字“梅”作姓,起名“梅多吉”、“梅托米”等,有的地方因语言的差别,出现本来是四个字的名字,说快了或说习惯了,便成了三个字,如“次仁吉”,本来是“次仁德吉”,因为说快了,把后面的第三音节“德”字省略去;“次尔玛”,本来是“次仁卓玛”,把第三个音节“卓”字省略;“次旦珠”,本来是“次仁旦珠”,省略第二音节的“仁”字。 有的取名时,寄托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用自然界的物体作为名字的,如“达娃”(月亮)、“尼玛”(太阳)、“白玛”(莲花)、“梅朵”(花)等;有用小孩出生的日子作名字的,如“次松”(初三);有的父母想生男孩,便给自己的初生女儿取名“布赤”的,意思是“带男菝”或“下次要生男孩”;有的因为自己生下来的孩子死得多,活得少,为了使孩子容易成长,故意把自己孩子的名字取得很贱、很随便,如“其加”(狗屎)、“帕加”或“甲黑”(猪屎)、“让祖”(绵羊儿)、“黑八”(屎)、“帕绸”(猪仔)、“麻里娃”(乞丐)等。 四、丧葬风俗 藏族丧葬因屠住地域的不同略有差异 人死之后,要先给死者梳头、净面、用柏枝水洗身,然后穿上新衣,并用腰带将尸体捆好,以白布裹尸,将尸体扶成坐式,用木板垫尸,两头以木枕扶持,前面拉一档子布,停放于屋角处。尸体前面摆供桌,点酥油灯,摆上饭、几块猪膘肉、一碗酥油茶和1碗黄酒等。有的地方只停尸一天,有的地方停尸3-5天,有的地方放数日至1个月,多者竟有放50天的。停尸期间,在房屋周围插木杆,悬挂布幡,称“达九”,并宰杀牲畜,还每天请喇嘛或“翰归”(巫师)从早到晚念经、做遭场,超度死者的灵魂。亲戚朋友都要前来家中吊唁,来时带1壶酒,1条哈达,l块酥油、几斤米或面粉,也有送羊、牛的。哈达献给死者,带来的部分酥油熟化后掺入死者供桌上的酥油灯里,另一部分酥油和其余东西送给死者家庭,以表慰问。人死以后,不放鞭炮,家人一律不梳头,不洗脸,取下一切装饰,也不能笑,不能高声说话,更不能唱歌、跳舞,为的是让死者灵魂安安静静上天堂。有的地方年轻丧偶时,有一年以后才能再婚的习俗,以怀念死者。一家死了人,邻居也得表示哀悼。在别家办丧事期间,不办喜事、不歌舞娱乐。 停尸后,请喇嘛打卦择定安葬日期和地点以及什么安葬方法,并通知家人、亲友,同村每家也来一个当家人参加出殡仪式。死者安葬以后,死者家里以酒、肉慰劳送葬队伍。当晚,死者家里要请“翰归”驱鬼,还要打枪,打扫房屋,垃圾倒往离家很远的地方。死者死后,家人要到喇嘛寺烧茶,点酥油灯,每隔七天请喇嘛念1次经,共念7次,为死者超度亡灵。有的人家因经济条件差,办不起,可以延期举办,也有一直不办的。有的人家在十字路口或在大路边以块石堆砌,外面嵌有石板雕刻经文,形似塔,称“麻尼堆”,以表对死者的孝心。 藏族的丧葬方式有塔葬、火葬、水葬、土葬、天葬五种。一般以火葬和水葬为主,也有极少数土葬,塔葬只限于有名望的活佛。木里地方因无鹫鹰,故没有天葬之习俗。采用哪种丧仪主要取决于喇嘛的占卜。 塔葬:有名望的活佛、大喇嘛死后,将尸体用盐抹擦、风干、涂上香料等贵重药物,把尸体(木乃伊)保存起来,放在灵塔之内。这种葬法只有极少数人才能享用。灵塔有金灵塔、银灵塔、铜灵塔、木灵塔、泥灵塔。灵塔的不同,根据活佛地位高低而定,灵塔分别供奉在寺庙的大小宫殿里。如木里六世活佛杰·昂翁降别·德尼嘉措于公元1686年用银灵塔葬于木里大寺经堂“年降空”的一座小屋内,是年被云南杜文秀军劫走,后由达里门公打造为铜质盎金印度覆钵式铜灵塔。又如,藏历铁虎年,清同治十六年(1890)圆寂的木里第十三代大喇嘛项苏朗扎什用印度覆钵式铜制鎏金银塔供奉于康坞大寺,再如,木里九世活佛杰-昂翁降别·扎巴敬泽预制灵塔,塔身用1.2万余两白银包就,上面镶嵌有数十两黄金锻造的装饰花纹及千农颗绿松石、珊瑚、玛瑙珠,安放于瓦尔寨大寺。 火葬:将死者放在架好的木柴堆上,俗称“柴楼”,呈四方形,浇上酥油,点火焚尸。烧后捡四肢骨一二块放入就近麻尼堆中,其余骨灰盛入陶罐,砌一石堆,将骨灰罐置于石堆之中,再用石块封好,这就是坟。坟堆周围还要插上麻尼布幡。有的将骨灰撒在河里或山坡上,只留少量装入布袋或陶罐内埋于地下并用石块砌成小坟堆。也有将骨灰和黄泥做成“擦撩”(泥团)放于岩洞中。行火葬的人认为,人死后把尸体火化供施敬佛,超度到佛尊那里去,它的依据来自佛经典籍中的“三逾折罪部”。 水葬;水葬时,将死者用木棺盛殓沉于河底。有的用白布裹尸,整尸抛进大河中,也有的用白布裹尸,在大河边的溪水处挖坑坐尸,覆以树枝,将溪水用水槽接引灌至头顶。行水葬,有死后不能上高山喂鹰,扔到河中喂鱼,起到供施献佛的作用,还了一生行善之愿之意。旧时鱼被视为“河神”,教徒们是不能食它的。 土葬:用木棺盛殓尸体,埋于土中,上面垒一小坟堆,坟堆周围插麻尼布幡。旧时有的地方土葬只限于传染病人的尸体,以及强盗、杀人放火、被刀砍死的人的尸体。这类人不许他们火葬、天葬或水葬,只允许挖坑埋进地里,惩其灭根绝种之意。 五、节日习俗 木里藏族的节日(从农历),除民间传统的节日外,还有大量的宗教节日,有一些属于民俗习惯活动的,人们也称为节日。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藏历年的确定,是与藏历的使用有密切关系的。藏历的正式使用,是在960多年前,随着藏族地区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自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开始,藏历与农历逐步统一。从元朝起,藏历确定一年为12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每千日左右,便有一个闰月,用来调整月份和季节的关系。并且仿照汉族农历的天干、地支相配推算,用阴阳配以五行和地支属相来纪年,这与农历的干支纪年法相似。藏历以12年为一小循环,60年为一大循环,称为一个“饶迥”,第一“饶迥”从公元1027年开始。1990年是第十七饶迥的第三年,其五行为土、地支为午属马,藏历称为土马年。藏历年,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每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至数天不等。 “俄喜”(过年),是木里藏族的古老节日,一般在农历腊月初七举行(有的地方在初九,有的在月末,日期不等)。相传在很久以前,西藏、云南的八个藏族支系,迁徙到木里一带富庶的地方,定居那天正是腊月初七。解放前,八尔家族在腊月初七日过,百姓要在初七以后过。 届时,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藏族人民,吃年饭、跳“锅庄”、赛马、射击比赛,为节日增添欢乐气氛。年十五,有的地方还有转山的习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除夕,每年一进入农历十二月,藏族便开始为除夕、过年作各种准备。过年前家家户户要杀猪,做猪膘,煮黄酒。除夕前两天清扫房屋、贴上新年画、做“卡赛”,墙壁要涂白灰粉。在灶房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或白灰粉画上“八吉祥徽”,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上象征吉祥、永恒的“塥”号{有的人在自家房梁和柱头上画很多的白粉点,表示人寿粮丰。在屋顶烧香台和插香台上涂白灰,更换“卡钟”(类似铁又)悬挂印有经文的布幡。在插香台上插上竹叶、松枝等,并悬挂各色布条和印有经文的各种颜色的纸。 除夕前一天,各家要吃面团“土巴”,面团里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物。这一顿饭,全家人围坐欢聚,季准吃到什么东西。吃到包有石子的面团,预示他的心硬,木炭预示心黑,辣椒预示嘴如刀,羊毛预示心肠软。吃到这些东西的人,都要即席吐出,引得笑声满堂。 除夕晚上,铺松毛和卡垫,摆“卡赛”、核桃等供品,点酥油灯,烧香吹海螺敬祭天神和祖先,全家吃“卡赛”,喝黄酒、白酒,吃猪膘肉、“吓达”、汤菜、米饭或麦糕,同村人还有比早吃除夕晚饭之习俗,有谁家早吃饭,来年事事吉利之说。 大年初一,有的地方妇女早起,到井里打第一桶水,全家人互道祝贺,年轻人要给长辈磕头,长辈则给年轻人祝福,互敬青稞酒,闭门欢聚,不说不吉利的语。而有的地方初一鸡未鸣少男少女洗漱后穿新装,带上黄酒、核桃等供品,并带上松毛,端着烧有柏香的“比扑尔”(香火炉),鸡鸣头遍时吹起海螺从家中出发到井边,烧香祭神,吃点心、水果,喝酒,带一壶井水逼家,全家人互道祝福、喝酒,每家在黎明前要烧三次香。 第二天,同村小伙子都要骑马到全村共有的烧香台烧香,返回时举行赛马,全村从这一天起,互相宴请。有的这天则不出门,只有最亲的才互相拜年。 第三天,有的地方,这天选一块坝子或空地,请喇嘛念经,各户凑食物和黄酒一起野餐,并举行摔跤、射击、跳锅庄等娱乐活动。有的地方,这天才开始请客、出门、转山和唱歌、跳舞。 过年时间3-5天不等。从初一开始,每天晚上都集中吹笛子,唱山歌,跳弦子舞、“卓强”(跳锅庄舞),喝黄酒,尽情欢唱,通宵达旦,彻夜不眠,十分热闹。 藏族也过中秋节,但无吃月饼的习惯,只饮黄酒、吃水果和糖。有的地方有过五月端阳之习俗。农历七月十二日,有的藏族也有过“七月半”的习惯,认为祖先鬼魂这天要返回家里看望。就杀猪或杀羊,开黄酒、白酒,摆供品祭祖,家人娱乐一天。有的地方七月十九日敬水菩萨,请喇嘛念经烧香,回家后,由喇嘛率领村上的青年,戴上木制面具(恶像),吹牛角,跳舞,打枪撵鬼。晚上,人们燃起松明火把游村后,将火把一起烧掉。然后打枪。木里藏族也有生产性的节日,每到粮食丰收在望,农民背负经卷绕行田垅,预祝好年景。大、小春收割后,家家户户互相宴请,喝黄酒,吃糌粑,以庆丰收,俗称“吃新节”。 藏族民间也有宗教性的节日,相传四月十五日为释迦牟尼成佛和文成公主进藏的日子,民间有各种纪念活动。六月二十六~八月三十日为“娘娘会”。这本是寺庙的一次传统庙会,以后形成群众性节日。在此会期间,各村群众都要到附近寺庙烧香,上布施,看跳神。藏历十月二十五日为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圆寂之时,也是后人为纪念他得遭成佛之日。这一天藏族地区各家都要点酥油灯,诵经纪念,藏族称之“嗄登安阙”,又称“燃灯节”。信教群众前往寺庙朝拜。 六、礼 俗 藏族一般表现憨厚、直爽,诚实,敬老爱幼,注重礼貌,热情好客。解放前,藏族地区尊卑之间的礼节,讲究甚严。如平民遇见土司衙门、寺庙政教官员或头人时,立即立于路旁,脱帽、弯腰、吐舌或揭下套头或帽,将头上发辫解开放下,俯首躬腰表示敬意。带刀者,必须把刀拿在手上;骑马者赶快下马站立路旁,而且用草塞在马铃内,不使发出声响;步行者也必须让路于下侧;坐于路旁者要赶快站立;坦胸赤臂者,必须整衣. 妇女让道斜立于后,双目下垂。若遇土司和活佛,皆合掌俯地,曲膝躬腰,待土司和活佛走过三四十步后,才敢起行。 土司外出时,沿途农奴必须修扫大路,并在路势栽插桧柏,以示欢迎。休息处垒石成台(俗称喇嘛歇台),以放置茶水。晚宿的地方,遍铺松柏叶,以求清洁。对于门公,仅扫路不插树。对于大小头人,除供应夫马外,井设宴招待。交换夫马的地方,皆建有官房,阻便招待往来客人。 农奴见大小头人及小头人见大头人,均无座位,行脱帽或鞠躬、伸手礼后,垂手站立或席地跌座。 除上面打上等级烙印的礼节外,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礼节。 敬礼 藏旗人民对于亲朋好友久别重逢时,拉手贴于脸颊相亲;见所敬重之人将袒臂之袖搭于肩上,屈腰双手平伸或竖大拇指以示敬礼;平常相见伸舌头也属敬礼,亲朋远行或初到,替他牵马以示敬礼。 磕头 磕头也是常见的礼节,一般是朝觐佛象、佛塔和活佛时磕头,也有对长者父母磕头的。磕头分长头、短头和响头三种。磕长头时两手合掌高举过头,自顶、到额、至胸、拱揖三次,再匍伏在地,双手直伸,平放在地上,划地为号。然后,再起立如前所做。过去,有些虔诚的佛教徒,从木里各地磕长头到拉萨朝佛,三步一拜,一磕几年,有许多死在路途之中,也觉得尽诚尽意,毫无怨言。 在寺庙里,也有一种磕头方式。不论男女老少,先合掌连拱三揖,然后拱腰到佛象脚下,用头轻轻一顶,表示诚心忏悔之意。 鞠躬 过去遇见长官、头人和受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低放近地。对于一般人或平辈,鞠躬只表示礼貌,帽子放在胸前,头略低。也有合掌与鞠躬并用的。对尊敬者合掌过头,弯腰点头;回礼动作也相似。 献哈达 献哈这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节庆,拜谒官长,觐见佛像,迎送客人,探亲访友等社交活动,都有献哈达的习惯。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用丝绸做料的优质哈达。哈达长短不一,长者一二丈、短者三五尺。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自古以来,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也有蓝、白、黄、绿、红的五彩哈达。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一般是献给菩萨和活佛的,只在特定时使用。在较为隆重的迎送仪式上,主人向客人捧献哈达,表示敬意,祝福吉祥;客人向主人回敬哈达,以示敬意,祈祷万事如意。 款待宾客 藏族人民对于亲朋好友,乃至素不相识的人,接待都十分诚挚。客到家中,首先起立伸手,道以“呷哩峨”(有辛苦了、稀客或您好之意)表示欢迎,让客人坐下。然后摆上茶碗,家庭富有的摆放的是镶银木碗,一般家庭摆放江西景德镇绘龙细瓷茶碗,他们喜欢当着客人的面用清水冲洗茶碗,以示对客人的尊敬。喝完茶后敬青稞酒,再以好饭莱相待。晚问常劝班“尼苏喏”(早些安睡吧),早晨则问以“色布阿惹”(睡得好吗)。离别时,帮助客人收拾行李,代备鞍马,送到门前,并给客人牵马扶镫。甚至相送一程,道声“呷勒着”(慢走)而返。 七、禁 忌 木里藏族群众也有许多禁忌,如家中有病人,在门口放一撮柴火灰,烧上糌粑烟表示谢绝探望;出远门时忌家中的人在当天扫地{客到家时碰到鸡生蛋、羊产羔、水沟里水头与客同至,是吉祥的征兆,主人对客人的款待就更加热情;脚踏锅庄是对菩萨不尊重;忌火塘内吐口痰、丢骨头和敲打火钳;母鸡啼鸣、狗嚎哭、乌鸦叫、狼夜叫均视为不吉利;途中遇双蛇盘结或树枝上盘蛇为不吉利;客人将碗口朝下扣在桌子上,视为对主人家的挑衅;进村后打“哎嘿嘿”,视为挑战;摸别人的头、帽子和下巴视为不礼貌;单手接、递东西视为不礼貌;家里吹口哨认为会招鬼来;忌女子爬树;忌女子穿膝盖裸露的裙子;忌男女混杂而坐;忌食水牛、马、狗、蛇、猫、猴、老鹰、乌鸦、青蛙等肉;忌给客人倒酒、倒茶时翻手倒。又如人一到13岁、25岁、37岁、49岁(以一个地支类推),认为是凶年,不出远门和少出远门,才能避免灾难。 |